首页>新闻>苹果资讯>iPhone那么好为何Music不给力?症结在哪里?

iPhone那么好为何Music不给力?症结在哪里?

2016-05-18
5195
来源:威锋网

  我们仍然记得将近一年以前,Apple Music 发布时的那个盛大景象。人们热烈欢迎苹果加入流媒体音乐服务阵营,而竞争对手们则是如临大敌,仿佛很快这个市场就将是苹果的天下。然而直至今日 Apple Music 的处境都稍显尴尬,我们想迎来一款具备王者气质的音乐平台的愿望也没有真正实现。苹果在音乐服务上的举步维艰,症结在哪里?


iPhone那么好为何Music不给力?症结在哪里?


音乐的泥沼


  2003 年 4 月 28 日,苹果 iTunes Music Store 正式上线,将整个音乐界从盗版的侵袭中拯救了出来,并且为公司本身创造了一个庞大而稳定的收入来源。

  然而 13 年后,这个原本专注于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来寻找音乐的平台因为大量新功能的加入,开始变得繁复。苹果为了和 Spotify 这类的服务商竞争,于去年推出了 Apple Music,而它直至今日的口碑却不能说太好。建立在 iTunes 之上的 Apple Music 继承了前者的缺点,果粉们对它的吐槽这一年来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不少。

  就在不久前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人们发现了 Apple Music 上存在的一个致命 BUG,那就是它会无故删除用户的本地音乐文件。尽管苹果承认了这一点,并且承诺尽快修复,但用户们抱怨依旧,而且更多的是直指 Apple Music 的整体体验。与此相比,音乐无故消失的 BUG 反倒是次要的了。

  通过刚刚发布的 iTunes 12.4 版更新,苹果在修复 BUG 的同时还简化了 iTunes 的界面,并优化了加载速度。据说在即将到来的 WWDC 上,苹果还将发布一个设计更为简化的 Apple Music。我们可以认为苹果终于意识到了它的音乐服务上存在的一大问题。

  但即便界面体验的问题得到了改善,一个巨大的阴霾仍旧可能挥之不去,那就是流畅可靠的网络服务。即使苹果在两年前以 32 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 Beats Audio,“云”和“用户数据”这两大关键词仍旧没有深深刻在它的“企业基因”里。


网络服务需要什么


iPhone那么好为何Music不给力?症结在哪里?


  苹果从以前开始 —— 可能以后也将会如此 —— 就一直是一家“硬件第一”的公司。它推出的设备漂亮精致,拥有优雅的设计和仿佛与硬件本身浑然一体的系统软件。无论是在芯片选择还是材料使用上,苹果都确立了业界标准。

  要打造更轻、更薄、更优秀的设备,肯定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这样一来,苹果选择一年一发的节奏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这种以硬件为中心的思想扩展到软件上,或者说是诸如 iOS 这样的系统上也还没有问题,毕竟现在苹果更新还是挺勤快的,修正幅度也大。然而这样的思路到了网络服务上,一年一更或者一年两更的节奏就显得“不赶趟”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服务需要频繁地根据人们怎么使用它来进行打磨修补。人们在网络上所有的行为几乎都是可以被追踪的,而网络服务正是根据这些数据来完成对消费者的适应。

  Apple Music 最大的竞争对手 Spotify 所推出的 Discover Weekly 推荐功能可以说是最好的例子:它记录下你过去的试听记录,然后进行细微分类。它分析其他用户创建的将近 20 亿个播放列表,并且通过算法和你的听歌倾向进行对比,打造一个最适合的每周音乐推荐体验。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 Facebook、Instagram 还是谷歌都是一致的,核心在于:通过实时不断更新的数据让服务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得到改善。苹果的策略适用于硬件,甚至还有那些对网络依赖性不太强的软件,但到了网络服务这个全然不同的领域上,苹果式的节奏就已经不适用了。


苹果的基因


iPhone那么好为何Music不给力?症结在哪里?


  一位前任苹果高管曾说过一番非常有趣的话:苹果的组织结构是围绕着硬件产品建立的。所以即使它的服务营收比 Facebook 更大,即使人人都看到了网络服务市场的潜力,也没有谁真正想要去做服务业务的。那么,我们就说到了更深一层的问题:企业基因。

  苹果骨子里就是一家硬件公司,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支撑硬件销量产生的。无论是 iCloud、Apple Music 还是 iMessage,这些一切的服务都是围绕着 iPhone、iPad 和 Mac 打造的。执行团队、销售机器、制造、软件和服务都被牢牢锁在硬件的发售流程中。不说别的,且看 Apple Music 一次大更新需要在 WWDC 上公布我们就能看得出来。

  苹果和谷歌的服务在表面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本质上却能够体现出它们之间的差异。苹果以设备为墙围出一个世界,它提供的所有服务都基于那些设备所包含的信息。谷歌尽可能多的去采集你的信息,将这些巨量的信息储存到云网络中生成服务。当然了,从隐私的角度来说苹果可能更让你感到放心,但谷歌的做法能保证服务的不断优化,而人们至少现在对隐私的重视还没有完全凌驾于体验之上。

  这样一来,苹果如果想要更多去侧重服务,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状 —— 员工将从事服务业务视为事业上升的阻碍。这很难解决,因为它是公司文化使然。


结语


  Netflix 将自己的业务从硬件研发彻底转变为数字服务,虽然转型十分痛苦,但最后它确实是成功了。苹果会选择转型吗?现在人们一直在讨论这样的问题。无论是从库克“今后会有一波大收购”的表态,还是从那节节攀升的研发支出,我们似乎都能够嗅到这么一点不寻常的味道。即使是像苹果这样的巨头,如果真的要转变风格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过程会非常艰辛。它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