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苹果资讯>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2017-09-19
7167
来源:威锋网

  2007 年 1 月份,第一代 iPhone 发布时,乔布斯是这样介绍Home键,“不管你在哪里它都能带你回家(回到主屏幕)。它就是这样的。”虽然非常简单,可在今天看来它还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Home 键后来不仅变得像瑞士军刀那样,拥有丰富的功能,同时也成为 iPhone 最标志性的特性,即使远远地看着也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第一代 iPhone 发布 10 年后的今天,在部分 iPhone 机型上 Home 键被苹果取消了。对于想要缩窄边框的苹果而言,这个按键占据了太多空间。苹果今秋发布了首款没有 Home 键的 iPhone——iPhone X,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么多年里苹果一直在为取消 Home 键做准备的。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苹果是如何一步步让 Home 键隐形的。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以前在 iOS 设备中可以通过实体按键来控制的特性,后来慢慢都变成支持通过软件来控制。(深蓝色为通过实体按键控制,淡蓝色为通过软件控制。)

  这些特性和功能包括(图中从上至下):返回主屏幕、唤醒设备、重启设备、强制退出应用、音乐控制、截图、主屏幕第一页、语音控制/Siri、Spotlight、辅助功能、多任务、快速访问相机、Apple Pay 支付、Reachability、Apple Pay 锁屏。

  2007 年

  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第一代iPhone上运行的 iPhone OS 1 只提供了基本的体验。多任务、Siri 和指纹认证等特性在第一代 iPhone 发布后几年才陆陆续续出现在 iPhone 上。起初,Home 键在 iPhone 上的功能和作用确实“名副其实”。按 Home 键一次就可以返回主屏幕或者是唤醒设备。设备出问题需要诊断,同时按下睡眠键和 Home 键重启;长按 Home 键可强制退出一款应用。不过使用这些特性的用户并不多。

  从 iPhone OS 1.1.1 开始苹果悄悄丰富了它的功能。比如用户可以选择双击 Home 键显示音乐播放控制条。这个功能出现的时候恰好第一代 iPod touch 上市,操作起来非常直观。毕竟,iPhone 也是 iPod 的一部分,不是吗?

  2008 年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iPhone OS 2 首次在 iPhone 上引入了截图功能,同时按下 Home 键和电源键即可截图。这次更新还带来了 App Store,一夜之间用户好像都特别注意管理主屏幕上的东西。iPhone OS 2.2 继续丰富Home 键的功能,在主屏幕下按下 Home 键可回到第一页应用页。

  2009 年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iPhone 3GS 中整合了更为强大的 CPU,iPhone OS 3 得以充分利用 CPU 带来的强大性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增加了 Voice Control,它算是 Siri 的老祖先。那么如何激活这个功能呢?长按 Home 键或者是苹果 Earbuds 耳机的中键。由此苹果也调整了强制退出应用的手势,变成先按下电源键然后再长按 Home 键即可强制退出一款应用。

  Spotlight 也是 iPhone OS 3 中的增加的新功能,双击 Home 键可调出它,在 iPhone OS 3.1 中苹果增加辅助功能设置中了一个关于它的选项,用户可以选择三击 Home 键激活它。

  2010 年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iPhone OS 3.2 与 iPad 一同上线。虽然后来在 iOS 中苹果会优先为 iPad 开发一些功能,但是一开始的时候 iPad 和 iPhone 并没有什么区别。iPad 当时最让人不明白的就是它的 30 针键盘 dock,看起来和苹果的 Mac 键盘相似,不过上面有一栏特别为 iPad 任务设计的功能键,左上角的 Esc 键被换成了 Home 键。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iPhone 4 发布后,用户可以 Home 键切换应用,操作和按下 Home 键返回主屏幕一样自然。双击即可从屏幕底部调出应用抽屉,轻扫可调出音乐控制条。不过后来在 iPad 上苹果调整了这个窗口,增加了系统功能相应的开关和滑块等。

  第六代 iPod nano 也是在 2010 年发布的,它既没有Home键,也不支持运行 iOS 系统,但是在它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关于未来苹果产品更新的朝向。在这台小小的 iPod nano 上,苹果取消了旧式点击式转盘,换上一整面更加锐利的触控屏。用户长按屏幕可推出应用,或者轻扫应用退出屏幕返回主屏幕。如今7年之后在 iPhone X 上苹果也使用相似的手势。

  2011 年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iOS 5、Siri 和 iPhone 4S 同步上线,苹果将原本用于激活Voice Control的手势用到了 Siri 的身上。iOS 5 还增加了一个解决方案,主屏幕双击即可调出相机应用以便用户快速拍照。不过这个解决方案实在是“短命”,苹果在 iOS 5.1 中就取消了这个操作,以一个轻扫手势来替代。现在从锁屏快速调出相机拍照已经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功能。

  新系统增加了针对 iPad 的多任务手势,这也是苹果为了减少对 Home 键的依赖做出的第一个尝试。苹果最早在iOS 4.3中预览了多指手势,它支持用户完全通过软件去关闭、切换应用,还有调出应用切换器。

  一直到 iOS 5 beta 3 增加 Assistive Touch 功能,苹果仍在减少对 Home 键的以来。Assistive Touch 是苹果给用户提供的控制手机的一个辅助功能,里面最常被用到的特性就是在屏幕上生成一个虚拟 Home 键。以前 iPhone 用户的实体 Home 键出现问题时,他们常常会选择 Assistive Touch 来辅助在 iPhone 上的操作。有些用户实在担心 Home 使用过度导致损坏等问题,也会选择直接使用虚拟 Home 键,而不使用实体键。

  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候,苹果也开始在其他平台引入主屏幕概念。iCloud.com 上线,首页也是 iOS 风格,也有屏上 Home 键,Mac 增加了 Launchpad,按下键盘上专用的按键即可调出设备上所安装的应用图标。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2012 年

  iPod nano 的最后一次重新设计给 Home 键带来新的东西,将前一代基于手势的界面换成 iPhone 式 Home 键,应用图标设计也趋向iOS的风格,Home 键中央是白色的圆圈,而不像 iPhone 的是圆角矩形。

  iOS 6 增加了一个辅助功能特性——Guided Access,它也是围绕 Home 键设计的。这是为有感知问题的用户设计的,这也是一项好功能。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接触一些应用中的一些功能,那么就可以借助 Guided Access,用手指在摸个功能上画一个圈,那么你的孩子就不能使用这一功能了。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2013 年

  iPhone 5s 发布,Home 键整合了 Touch ID,这也是这个按键变化最大的一次。Home键整合指纹传感器之后,它就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完成身份验证,以解锁设备或者完成支付。不过一开始仅支持在 App Store 等苹果服务中使用验证支付功能。当初为了让用户快速掌握新 Home 键的用法,苹果零售店的演示机中还安装了专为 Touch ID 制作的应用,教用户如何快速设置 Touch ID。

  2013 年苹果还发布了 CarPlay,汽车仪表盘从此多了一个屏上 Home 键。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2014 年

  在 iOS 8 和 iPhone 6 中,苹果继续突出 Touch ID 的重要性,同时减少用户对 iPhone Home 键的以来。Apple Pay 上线之后,Home 键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大屏幕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中增加了 Reachability 特性,轻触 home 两次,整个屏幕会向下滑动,这样用户就可以点击顶端的按键了,操作容易了。iOS 8 还增加“嘿 Siri”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调出 Siri,无需双击 Home 键。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在 2014 年发布的 Apple Watch 上,数码表冠的设计也参考了 Home 键的设计。数码表冠形式上和传统手表的表冠相似,可功能上却更接近 iPhone 的 Home 键。和 Home 键一样,按下数码表冠一次可退出当前应用,长按可激活Siri,双击可放回上一款应用,类似于多任务。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2015 年

  iOS 9 中苹果继续针对 Apple Pay,用户只需在主屏幕上双击即可调出钱包界面。在其他方面,苹果则大力降低Home键的存在感。手机接上耳机之后,音乐控制条自动出现在锁屏上。iPhone 6s 中增加了 3D Touch,用户只需在屏幕左边执行 3D Touch 手机即可调出多任务。不过在 iOS 11 中苹果又取消了这个手势。iOS 9 中苹果在状态栏上增加了一个“返回”按键,方便用户快速返回上一个应用,这或许才是苹果降低Home键存在感的重要一步。

  新款 iPad 中增加了 slide over 等功能,屏幕上可以一次同时运行多款应用。这个特性也大大减少了 iPad 用户在两个应用之间来回切换时需要操作的步骤。

  2016 年

  其实 iPhone 7 也算是首款没有Home键的iPhone。只是手机正面看起来和其他有Home键的iPhone一样,所以很多人并没有察觉出来。

  iPhone 7 的“Home 键”其实不是机械按键,Home 键的位置其实是一块固态压敏区域。因为手机中有了 Taptic Engine,它可以给用户带来和 Home 键类似的按压反馈体验

  iPhone 本来就是一款非常耐用的设备,可是 Home 键的耐用度没有 iPhone 的高,iOS 10 中苹果就进一步表明他们要取消Home键的意图。

  iPhone 7 支持抬起唤醒功能,与 Apple Watch 的抬腕唤醒功能相似。苹果以“按下主屏幕按钮以解锁”来替换了“移动滑块解锁”。

去Home键革自己的命 苹果是这样做到的


  2017 年

  在 iPhone X 中苹果完全没有隐瞒取消 Home 键这一事实。机身正面采用全面屏设计,没有了 Home 键,多年来形成的肌肉记忆又要重新学习了。另外苹果也介绍了在 iPhone X 上没有 Home 键之后,他们将加入哪些手势来激活以前 Home 键的功能:

  返回主屏幕
  从底部向上轻扫一下,即可返回主屏幕

  多任务处理
  向上轻扫并停顿一下,可显示所有打开的应用

  控制中心
  向下轻扫,就能打开可个性化设置的控制中心。

  Siri
  按住侧边按钮,就能向 Siri 提问。

  Apple Pay
  连按两下侧边按钮,即可使用 Apple Pay 安全地支付。

  可用 Face ID 解锁

  轻点唤醒屏幕


  iPhone X 已经向我们展示了 iOS 的未来,iPad 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和更新。带有 Home 键的 iOS 设备终将会消失,这只是时间问题。iPod touch 作为 iPod 产品线中仅存的一款产品,到现在都没有更新支持 Touch ID。

  几年后当 Home 键变成回忆的时候,或许还会有一款产品继承它的遗志:Apple Watch。在一款这么小的设备上,数码表冠确实非常方便用户滚动浏览内容,和设备交互。如果苹果想要取消这个数码表冠,那他们可能也得早点做准备了。

标签: Home键 苹果
相关文章
  • 苹果要干掉iPhone上Home键!

    不知道苹果为何还再坚持iPhone、iPad等上使用物理Home键,但从他们的动作来看,放弃这个设计是迟早的事情。现在国外媒体报道,苹果2011年申请的专利已经到手,这个是跟柔性屏设备有关,其中有意思的一个设计是使用内置部分替代iPhone等设备上的Home键。从专利上看,苹果申请的柔性屏是以用户的施力为主导,屏幕下的传感器可以根据用户手指的按压力度来反馈相应的动作。此外,报道中还强调,苹果去除Home键是为了提高iOS设备,如iPh...

  • 苹果iPhone实体Home键未来发展大猜想

    Home键,从初代iPhone诞生之初就沿用至今,它也是iOS设 备里最标志性的设计之一。我们每天按下Home键不下数百次,曾经有一段时间频频传出Home键被用户按坏的新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Home键的常 用性以及重要性。手机厂商在不断改进Home键,那么苹果的(物理)Home键在没有被淘汰的情况下又会怎样发展?今天我们就根据苹果储备的技术,无节操 猜想一下。整合3D Touch的Home键3D Touch是苹果在iPhone6s上 推出的技术,近日美国...

  • 苹果全新iPad Pro曝光:干掉Home键 外形惊艳

    按照苹果的惯例,明年3月会是iPad的更新季,全面Pro系列似乎已成定局,而Air和mini系列被冷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销量下滑,Pro系列把利润的坑给补上了。

  • 苹果新专利: 未来Home键有望使用液态金属

    此前曾有消息称苹果将在未来的 iPhone 中使用液态金属机身,不过最新曝光的专利文件显示这种新材质似乎会先用于 iPhone 和 iPad 的 Home 键。

  • 苹果iPhone 8怎么实现虚拟Home键?

    没有实体Home键以后我们已经可以非常肯定,一个月后将要发布的iPhone8是不会有实体Home键的了。智能手机毕竟是一种强调便携的设备,机身尺寸不可能无限放大,所以既能够强化大屏体验又保证握持手感的最佳方案,那就是让整个机身正面几乎都是屏幕了。屏幕占满了整个正面,Home键肯定就留不得了。Home键一旦不在,那么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当然就是Touch ID指纹识别的何去何从。不过这个问题大家已经讨论得太多了,目前得到的比较靠谱的...